“带着沉甸甸的理想上路,她用柔弱的肩沐风栉雨,担负起厚重的桥梁使命;迈开轻盈的步伐翻山越岭,她在奇山丽水之间,筑起一道道气势磅礴的壮丽飞虹。”这是在“2017-2018年度十大桥梁人物”颁奖仪式上,给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张胜林的颁奖词。张胜林是“十大桥梁人物”评选五届以来,唯一入选的女性领军人物。
 |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张胜林
|
阴差阳错,带来了最美的相遇
“赶上贵州交通发展的大好时机,我是幸运的。”回想一路走来的过程,张胜林说,自己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该做的工作。“工作中付出得越多,就越难以割舍,日积月累,渐渐成为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张胜林说。
1971年,张胜林出生在贵州省平坝县一个普通的家庭。“我高考报的专业是生物化学,最后调剂到了交通工程专业。”阴差阳错中,张胜林与桥梁工程师这个职业相遇。
1993年,张胜林从北京 工业大学毕业。作为一名技术员,张胜林参与了位于贵州省瓮安县的江界河大桥建设。第一次去现场,为了寻找最佳的设备安装位置,她徒手爬上高梯。当时技术条件不完备,江界河大桥的建设在贵州省乃至全国都是难度较大的项目。“每个放样我都要去看,模板立好以后我会去检查尺寸,混凝土的浇筑我也一定在。”在那时的施工现场上,技术人员少,张胜林承担了项目测量、质检、现场管理等多项工作。
2019年的一天,张胜林又到江界河大桥上。“20多年过去了,它的棱角、外型都还保持得非常好。”
“我能不能做得更好一点呢?一路走来,桥梁集团的很多专家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张胜林回忆,贵州桥梁集团在广纳人才设立技术中心的同时,还启用了“传帮带”的形式,通过师傅带徒弟提升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在桥梁建设领域,老专家对学习永远抱有热情,对研究数据一丝不苟,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张胜林。
江界河大桥开启了张胜林的职业生涯。张胜林在随后的重庆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建设中遇到了困难,长江上游水流湍急,大吨位浮吊无法到达桥位处。张胜林连续熬夜几十天攻克难关,并写下了一本厚厚的技术手册。她创造的“门式浮吊拼装钢围堰施工工法”获得了国家级工法奖励。
在贵州遵义,张胜林在建设务川珍珠桥时再度遇到困难。她迎难而上,研究出不受地形条件限制、改善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成桥品质的成套施工工艺技术。成功的那一刻,张胜林激动地和同事们拥抱在了一起。
 |
张胜林在工作现场。
|
2006年,作为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的张胜林,负责广州市地标建筑——新光大桥的施工方案。由于没有更多可借鉴的资料,她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最终,一个大胆的设计方案摆在了评审组的面前,严谨科学的论证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张胜林研发的“拱肋大节段提升安装技术”,对推动行业吊装技术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她荣获了“詹天佑奖”和“鲁班奖”。
2016年,张胜林成为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总工程师。在这个行业里,张胜林成了为数不多的女总工。
“大桥建成时,向对岸望去,那种跨越呈现的豪迈,让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张胜林说,比起总工程师的头衔、比起获得“詹天佑奖”,她在桥上看着飞驰的汽车、人们用扁担挑着瓜果走过,更能感受到幸福和满足。
凌空飞架,宛如美丽的彩虹
2018年6月30日,随着最后一节钢管吊装安装就位,大小井特大桥主拱顺利合龙。这座贵州本地完全自主建设的第一座世界级大桥,是由张胜林带领团队完成的。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小井风景区上空,两山对峙,横跨南北的大小井特大桥凌空飞架,宛如一道美丽的彩虹。
大小井特大桥桥台所在山坡峰顶与河底相对高差约250米,较为陡峻。在“空中”修起的“天路”,方便了人们的通行,也将贵州的山河装点得气势磅礴。
“之所以像一道彩虹,是因为它的上承式结构,就是行车道板在拱的上面,在贵州高速公路上跨越U型河谷,拱桥就是首选的桥型。”张胜林说。实际上,拱桥实施工艺更复杂,但总体的桥长会短一些。如果修建斜拉桥,总体的桥长会更长,且造价高。
为攻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大大小小的难题,大小井特大桥采用了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实现了实时数据的远程自动传输、存储和报警,为塔架自动纠偏及索力自平衡系统打下了技术基础。
 |
贵州省政协委员张胜林说,创新是贵州桥梁人的“基因”。
|
张胜林说:“作为一个桥梁人,我为贵州感到骄傲。”她说,由于贵州省特殊的地质地形特点,桥梁普遍有高和跨度大等特点,这对于桥梁建造技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贵州这样复杂的地质地形条件下,建桥没有可以完全复制的技术。创新是贵州桥梁人的“基因”。每一个桥梁人在建设过程中,都不怕困难,勇于挑战。这也促进了贵州桥梁技术的进步,造就了贵州桥梁的创新。
要致富先修路,对于多山多峡谷的贵州而言修路必修桥。贵州人想要独立自主建设桥梁的意识,让贵州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近年来,贵州的交通在高速公路、民航、高铁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这有力地带动了工业、特色农业及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贵州人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也有了很大提升。2019年,贵州建设了3座世界级大桥,令世界瞩目。因为张胜林这样的建设者们,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峡谷桥梁博物馆”。
张胜林的研究成果《拱桥斜拉扣挂自平衡张拉及过程智能监控技术》被列入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的推广应用成果,为交通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胜林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将最美的芳华献给了“贵州桥梁”。她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贵州省青年创新人才奖”等荣誉,当选贵州省政协委员。
资料来源:新华网、贵州日报、多彩贵州网、贵州省妇联宣传部
文字整合:解琳
供图:张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