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四川师范大学学生 蒋雨鋡 视频制作:中国妇女报)
“90后”严洁一满18岁,就积极申请入党,在大学二年级时,她成为了一名党员。在她心目中,党员是“勇敢的、温暖的、优秀的”,这种感受来自13年前。
严洁的家乡四川省什邡市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后,无数陌生人给予严洁一家帮助,严洁听到人们不断说谢谢,也听到不断有人回复:“这是党员应该做的”。
毕业后的严洁成为了一名社区民警。她说,当年帮助过她的人中就有社区民警,她想“继续把温暖传递”。
13年来,如严洁般感恩并从中获得力量,将当年的“大爱”继续传承弘扬,“长大后成了你”的故事还有很多。
|
漩口中学遗址。郭聪丽 摄 |
“举世震惊的汶川特大地震已过13年,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进行的灾后重建也成往事。但汶川特大地震中展现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西南交通大学抗震救灾精神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朱静,在其一篇论文中进一步挖掘了抗震救灾精神的丰富意蕴和时代特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她将抗震救灾精神概括为:“团结精神、拼搏精神、自强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大爱精神、志愿精神、感恩精神。”
四川省渔子溪村映秀镇的“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里,讲解员深情讲述一个个党员在抗震救灾中的动人事迹,令游客们动容。“只要是有危险的地方,共产党员总会一马当先。”讲解员说,“这些党员的衣兜里都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姓名、籍贯、电话以及党龄……”
地震发生后,帮扶企业的党员志愿者在废墟上成立救灾临时党支部,与渔子溪村党支部共建,共同带领渔子溪村的党员、群众抗震救灾。两者的融合一直延续至今,逐渐扩展到发展产业、基层治理等方面,促使村村集体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抗震救灾斗争能够迅速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有着多方面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党的坚强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朱静说,“涅槃后的灾区人民更加团结和坚强,处处充满着生命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抗震救灾精神形成的根本保证。”西南交通大学抗震救灾精神研究中心教授胡子祥在其论文中为抗震救灾精神进行了溯源。他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之所以展现出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
胡子祥认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领导理论,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增强党的先进性。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政治优势。“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激发了同心同德的精神意志、凝聚了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引领感恩奋进的新时代风貌。”胡子祥总结。
在胡子祥和朱静看来,抗震救灾精神在汶川地震后的历次地震和其他灾难考验中,一次又一次地发挥出了凝心聚力、共克难关的重要作用。“202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品格,与抗震救灾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应对中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凝练和高度升华。”
抗震救灾精神,已成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我们在废墟上重建起物质家园的同时也构建了新的精神家园。抗震救灾精神,必将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财富。”朱静说。
铭记历史 弘扬传承中国力量
——四川师范大学学生 蒋雨鋡
五月的映秀镇,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走过映秀东村,如果不是历史资料,我几乎不敢相信眼前安宁祥和、整洁有序的小镇就是十三年前汶川特大地震的震源。
直到走入漩口中学遗址,伫立在几乎想象不出原貌的建筑残骸面前,我才深切地感受到当年的山崩地裂。粗壮的钢筋水泥被扭曲成畸形的形状,五层的房屋只剩断壁残垣。
在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纪念馆的陈列中,我看到当时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四处奔走的照片,看到各地医疗武警卫生人员的支援数据,看到汶川重建时,各省对口援助的政策明细。汶川震后十天,1500万人实现应急安置,一年之内,350万住户的房子加固修复完成。在这一个又一个惊人的奇迹背后,我看到了埋头奋斗的人民群众,看到了其中迸发出的中国力量,看到了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中国精神。
这些精神不仅鼓舞着当时的人们,更鼓舞着见证了这段历史的我。面对无可避免的天灾,我们能做的就是继承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灾后重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发光发热,承担社会责任,完成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