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湖南女子学院学生 马心怡 龚佳林 视频制作:中国妇女报)
参观游览、拍照留影……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八旬老人施成富家中,来访的游客络绎不绝。独具苗家特色的3间木屋,门前宽敞的前坪每天都游人如织。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正是在施成富家门前的空地上,同村干部和乡亲们开展座谈,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
村口的石碑上刻有“精准扶贫”四字。邵伟 摄 |
从此,“精准扶贫”从十八洞村走向全国,照亮了千村万落的脱贫之路,吹响了全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近1亿贫困百姓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这个深山里的苗寨也一下出了名,成了网红打卡地,四面八方的游人接踵而至,施成富家也成了游客的必到之处。
2014年,看到致富商机的施成富一家开起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小儿子施全友放弃打工,回到家里专心经营。这几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施家的生意红红火火,小日子也是越过越好。
施全友赚了钱娶了媳妇,如今已是3个孩子的父亲。施成富和老伴龙德成也告别了辛苦大半生的农活儿,享受着安逸幸福的晚年生活。
朴实的施成富说,自己没有文化,很多感谢的话也讲不出来,“但我要感谢党,感恩党……”
看到施全友赚了钱,村里陆续开办了十几家农家乐,年收入都在二三十万元,村民因此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速路”。
曾经的十八洞村因耕地稀少、交通闭塞等因素,长期处于贫困状态。2013年,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668元。与大部分贫困村一样,十八洞村脱贫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地少,这里225户939位村民人均耕地只有0.83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
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十八洞村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将“精准”二字在这里落地生根,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选准建强致富产业,逐步形成了种植、苗绣、旅游、劳务经济、山泉水等五大产业,紧紧抓住“乡村旅游”这个产业发展“牛鼻子”,大力发展“旅游+N”产业,探索出了精准扶贫的“十八洞模式”,并实现了从“深度贫困村”到“小康示范村”的蝶变。
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1836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0万元。
而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女性的身影随处可见,她们为脱贫攻坚贡献着“半边天”的力量。十八洞村的老支书石顺莲、村妇联主席梅瑤、返乡创业女大学生施林娇便是这其中的几位典型代表。
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考察并和大家亲切交谈的场景,时任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的石顺莲至今仍历历在目。这位任职多年的女村支书积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投身乡村振兴,亲眼见证了十八洞村的巨变。
今年67岁的石顺莲,虽然因年龄在2014年村“两委”换届之后退出了“两委”班子,但是,她退职“不褪色”。在省、州、县三级妇联的帮助下,“退休”后的石顺莲把村里的留守妇女召集起来,组织开展手工技能培训,成立了十八洞村苗绣合作社,鼓励引导她们制作苗绣增加收入,为她们开辟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子。
眼下,村妇联主席梅瑤正在组建一支文艺队。十八洞村有着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苗族文化风情,打苗鼓、舞龙、唱苗歌等民族文化活动深受游客欢迎。“我们成立文艺队,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游客体验苗族民俗风情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够帮助赋闲在家的妇女增加一份收入。”梅瑤介绍,文艺队一场苗族民俗风情表演下来,每名妇女就可以获得100元的收入。
架起手机、开启直播……屏幕前的施林娇是十八洞村土生土长的苗家姑娘。多才多艺的她在直播平台上收获了众多粉丝,成了十八洞村的名人。大学毕业后,她选择了回乡创业,做起了直播网红,帮乡亲们直播带货卖腊肉、香肠、苗绣等当地特产,并向外界推介十八洞村的民宿。
村里的泥巴路变成了青石板路,破木屋变成了青瓦房……施林娇用镜头记录着十八洞村的变化和村民们的幸福生活。
一份脱贫攻坚的精彩答卷
——湖南女子学院学生 马心怡
指尖飞舞,飞针走线,花鸟虫鱼便跃然布上。走进十八洞村原党支部书记石顺莲的家里,几位绣娘围在一起,一针一线绣花的一幕便映入眼帘。石顺莲说,当初她想要召集姐妹们发展苗绣产业,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妇女群众的赞同。如今,苗绣产业已成为十八洞村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成为最受青睐的民族文化产品,给绣娘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为乡村旅游增色。苗绣促使湘西优秀的文化遗产资源转变为优质的脱贫致富动力,实现了非遗项目鲜活传承,圆了湘西农村妇女回乡就业之梦。
八年过去,十八洞村群众用自己的不懈奋斗和成功实践,交出了一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精彩答卷,而十八洞村的巨变正是我国脱贫事业的缩影。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鼓足攻坚克难的干劲,使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如今的乡村依然行驶在振兴发展的快车道上,作为大学生的我深切感受到肩上所担负的时代责任。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我会坚定理想信念,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