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不到8点,黄双鸟就出现在超市里。
对着一张字迹满满的购物单,她一边挑选着蔬菜、肉类,一边跟微信群里的居民们沟通需求:“张妈妈,鲫鱼没有了,要不要换其他的?小刘,豆角没有了,还用不用买别的……”
|
黄双鸟认真核对居民们的购物单。 |
黄双鸟是广东东莞沙田镇一小区的“妇女微家”负责人、物管中心主管,也是居民们的“大管家”。平日里,她带领1名电工、3名保安和2名保洁,维持着小区日常物业工作的运转。疫情期间,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为了让居民安全、安心地待在家里,她自愿当起了“代购员”,为205户700多名居民“跑腿”采购生活物资。她说,只要居民少出门、少下楼,他们就会更安全。
“1单元601:5个西红柿;2单元204:3斤苹果、3斤砂糖橘、1个包菜;3单元602:2斤西红柿、2根莴笋、1把菜心……”为了不出错,购物单上,黄双鸟在每个单元房号后标清楚业主的需求,采买后把每户业主的菜归整到一个单独的袋子里,运回小区后,逐户上门送菜。有时,为了帮业主们买到更实惠的菜,她奔波在多个菜场、超市比价。进进出出,一次性雨衣就是她的“防护服”,一辆电动小三轮就是她的“货车”。
“采购员”只是她众多工作角色中的一个,疫情期间,她还是居民们的宣传员、记录员、清洁工……
春节前,黄双鸟带领保洁人员把小区各公共区域清理、消毒干净,准备收尾过年。大年二十九这天,接到关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通知后,她迅速调整安排投入“战斗”:安排排查,发布疫情防控知识,张贴海报,安抚焦虑不安的业主。春节后,部分工作人员未能返岗,工作多、人手少,她把担子都扛在了自己肩上,一个人忙成一支队伍。
凌晨5点,闹铃准时响起,黄双鸟开启了她忙碌的一天:为小区每个角落消杀清洁,给居家隔离的业主倒垃圾,为必须外出的业主测量体温,整理小区出入登记记录及需要上报的资料,按照业主发来的需求清单帮他们采购生活用品,回来后分发到各户……每天工作16个小时是她的常态。“双鸟非常负责,非常敬业!”居民们对她赞不绝口。
为什么这么拼?黄双鸟说,她在这里已经工作了10年,看着这里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很多业主就像家人一样信任她,她就是单纯地想保护好他们。
|
黄双鸟的丈夫和女儿。 |
看着妻子连轴转,黄双鸟的丈夫袁波很心疼。为了能让妻子吃口热饭,袁波每天一下班就钻进厨房,给妻子做饭送饭。疫情期间,物业维修缺人手,他就利用休息时间到小区当维修工,给业主们修电脑、水管、门锁等,帮居民解决“添堵”的问题。“你管大家,我管小家。”为了让妻子安心工作,他还包揽了家务,细心照顾女儿。
在12岁的女儿眼中,黄双鸟永远那么忙,但她知道妈妈是为了谁而忙。她在一篇作文里写道:“在这个特殊时刻,全国1000万物业人肩负起为社区业主保驾护航的使命,为广大业主筑起家门口第一道安全防线”,“物业人不是医生,没有救死扶伤的本领,他们也不是专家,不能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他们只希望用血肉之躯为业主提供保障”。
|
黄双鸟一家三口。 |
感受着业主的需要和家人的爱,黄双鸟忙得充实幸福。但说起女儿,她几度哽咽。因为疫情期间在外工作,为了减少感染的风险,她很长时间都不敢接近女儿。“她来这边上学好几年了,我还没带她出过东莞。面对疫情,我没时间照顾家里,每天都早出晚归,很多时候回到家已是深夜十一二点。等疫情过去,我希望能给女儿好好做几天饭,多陪陪她。”
如今,疫情形势逐步缓解,随着保安、电工、清洁人员陆续返岗,黄双鸟的担子轻松了些。但她没有放松警惕,仍然和家人一起守护着这片小区的安全。
2020年5月,黄双鸟家庭被评为“全国抗疫最美家庭”。
资料来源: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全国妇联网信中心
文字:全国妇联网信中心 李文杰
图片: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黄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