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白音察干镇白音淖尔嘎查,有一个幸福的牧民家庭,女主人巴音玛、丈夫阿特恒和儿子宝音朝格拉。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牧民们,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她的名字。
15年前,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敢闯敢拼的干劲,巴音玛成立了白音淖尔“牧家游”。怀着对草原的无限热爱,她不仅改变了自家的生活状况,而且带动嘎查周边牧民加入“牧家游”,走出了一条合作经营、共同致富的道路。
白音淖尔嘎查是察右后旗草原最辽阔、蒙古族风情最浓厚的牧区之一,这里一直保持着淳朴的民风和蒙古族热情好客的传统。生活在这里的牧民,祖祖辈辈靠自然放牧维持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2005年,蒙古族女孩巴音玛从鄂尔多斯远嫁过来,当时的婆家只有一块贫瘠的牧场和散牧在牧场上的60只羊、几头牛,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巴音玛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一条致富的道路,让亲人和牧民们过上幸福生活。
“我可能改变不了别人的生活,但是我可以给别人做榜样。”巴音玛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勤劳致富”,她相信只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奋斗,生活肯定能过好。
白音淖尔宝贵的火山地质遗址和独特的草原文化,让巴音玛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开一个“牧家游”。她说服家人,向亲戚朋友们东筹西借,盖起了3间蒙古包,一家小型“牧家游”餐饮店自2005年6月起开业了。
巴音玛秉承诚信经营、服务取胜的宗旨,使得“牧家游”的生意越来越好。自家生活改善了,巴音玛没有忘记带领大家一起走上致富道路,她吸纳周边牧民加入“牧家游”,通过联户经营形成规模。几年间,一个由个人经营的、只有3间蒙古包的“牧家游”发展成为一个由集体经营的、拥有20间蒙古包的“牧家游”。
随着“牧家游”的效益不断增长,联户经营的牧民得到了稳定的收入,周边牧民的奶制品、肉制品、特色餐饮的销量也随之增加,还解决了附近20多人的就业问题。作为这个集体的“领头雁”,巴音玛的心里非常欣慰,她没有让大家失望。
2014年,白音淖尔嘎查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第一批“美丽乡村扶贫重点村”,现已成为自治区5A级旅游接待户。白音淖尔“牧家游”以其浓郁的察哈尔饮食文化和风光旖旎的草原风情,成为广大游客休闲度假的避暑胜地。同年,巴音玛成立了“察哈尔右翼后旗新玛拉沁养殖种植牧民专业合作社”,把祭敖包、骑马射箭、篝火晚会等民族体育活动的特色服务项目加入“牧家游”。
忙碌的工作让巴音玛照顾家庭的时间越来越少,照顾年迈的父母、接送孩子上下学、打理自家的牛羊,丈夫阿特恒总是默默地承担起来,夫妻之间相互理解,积极支持对方的工作。儿子宝音朝格拉是蒙古族学校的学生,巴音玛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孩子很早就懂得帮助大人料理家务,收拾屋子、提水、打草、喂养、收羊粪这些活他都能干。
疫情防控期间,察右后旗机关干部职工和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由于工作忙碌,他们常常吃不好甚至吃不上饭。巴音玛一家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当起了“爱心送餐员”。为了让工作人员吃得热乎,全家大人小孩一起动手,分工明确,谁都怕拖了后腿。宝音朝格拉也成了爱心餐制作的主力军,洗菜、倒水、盛菜、打包都不在话下。就这样,丰盛的饭菜很快送到了工作人员手中。
炖菜、炸糕、馒头、蒙古饺子……热腾腾的饭菜温暖着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心,也让他们倍感温暖和鼓舞。“全旗上下各级组织抗击疫情,每天看到值班人员那么辛苦,就一直想着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趁着这几天有时间给他们做点饭吃。国家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巴音玛朴实的话语中流露出真挚的感情。
得知嘎查组织捐款,巴音玛全家积极行动,80多岁的婆婆重病出院后,也在第一时间为武汉最前线奋战的医务工作者献出了一份爱心。
2019年,巴音玛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是全国妇联推出的“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女性之声”特别策划并推出“家家幸福安康”系列漫画,将全国最美家庭的动人故事讲给你听。
资料来源: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全国妇联网信中心综合乌兰察布市妇联、察右后旗妇联、腾格里新闻
制图:全国妇联网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