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北街道办事处后屯村,有一间120多平米的卫生室,里面有药房、诊室,还有病人休息室、诊疗室,不少病人在等待问诊。在这里,薛积友已经工作了30多年。
薛积友家庭是一个行医世家,家里四代从医,一家人诚实做人、诚信做事,遵守医德、钻研医术,看过的病人数不胜数,救治的重症患者就有上万人。
薛积友的祖父薛宝山自学中医成才,在村里开设药铺给街坊四邻治病,尽己所能帮助贫苦的乡亲减免药费,受到村民们的尊敬。父亲薛永亮在药铺学医,除了学习中医专业外,又被派出培训内科、外科等各科医学知识,成为镇卫生院一名“全科”大夫。
少年时期的薛积友看到父亲在卫生院工作,每天治病救人,深受影响,17岁时便跟随父亲到卫生院里做起了实习医生。1983年,完成医科培训后,薛积友回到了后屯村,经市卫生局和镇卫生院的批准,成立了后屯村第一公共卫生室,并顺利考取了执业医师资格,立志扎根基层。
1991年薛永亮退休之后,回到村里和薛积友一起继续做起了乡村医生,一直到70多岁时还会背上药包上门给行动不便的病人服务。薛积友时常和父亲探讨医术,学到了很多行医的经验,也学到了父亲始终坚守的原则:给人治病光有好医术不行,更要有好医德。
在农村做乡医,没有先进的仪器,没有舒适的办公条件,常常需要上门看病,薛积友每天早上6点就开始工作,不管多晚都是随叫随到。碰到生活困难的乡亲,父子俩都是送医送药免除费用。
为了帮病人看好病,薛积友勤奋钻研医学知识,在专业上精益求精,中西医结合对症下药,乡亲都一致评价:“在他诊所看病,不用担心多花钱,他技术好、心实诚。”
薛积友的行医经历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儿子薛寒,2009年从山东协和学院毕业后,薛寒回到后屯村,成为胶北镇卫生院一名临床专业的医生。薛寒的妻子吕晓庆是卫校毕业的执业护士,在诊所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将孩子也教育得彬彬有礼。
“我从小就看到爷爷和爸爸一起给病人看病,我觉得医生是个非常神圣的职业,从我懂事起,我就想当一名医生,跟爷爷、爸爸一起救死扶伤。”薛寒说,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医生。“每次看到病人病愈后对爸爸、爷爷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激,我就觉得治病救人是我应该干的事。”
“非典”疫情发生时,薛积友第一个报名参与到一线工作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正值春节期间外地人员返乡高峰期,薛积友作为乡村医生,每天坚持给辖区内湖北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做好登记,交代居家隔离注意事项并及时安抚他们的思想情绪,又主动申请到村口临时设卡监测点加夜班。妻子金尚美把丈夫的忙碌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薛积友却毫无怨言:“村里的情况我最了解,阻击疫情也是我们医生的职责所在,尤其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必须冲在最前线,和在武汉的一线医护人员相比,我这根本算不了什么。我一定要排除危险因素,守护好父老乡亲的健康。”
疫情发生后,薛寒也在第一时间向单位递交“请战书”,成为一名防疫卡口“突击队”队员。深夜卡口值守,他和同事们一起迎着寒风、忍着低温、顶着风险,挨个车辆、挨个人员排查登记,严格把控每一位入胶人员的情况,筑起一道抗击疫情的防护墙。
“每天都坚守抗疫一线的父亲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身为共产党员,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我希望可以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和大家携手并肩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薛寒认为,这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医者父母心,一家四代扎根基层,接力守护村民健康,一守就是80多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每一名患者、每一名病人,他们用良心治病,尽最大的努力为病人解除病痛。
2019年,薛积友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是全国妇联推出的“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女性之声”特别策划并推出“家家幸福安康”系列漫画,将全国最美家庭的动人故事讲给你听。
资料来源: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全国妇联网信中心综合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齐鲁晚报
制图:全国妇联网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