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党的百年历程和光辉业绩,展现中国家庭的历史变迁,全国妇联社会联络与交流合作中心(中国妇女外文期刊社)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全国妇联联络部指导下,在中国妇女出版社支持下,策划推出《小家与大党》中英文图书。
《小家与大党》中英文图书聚焦中国普通家庭的发展变迁,通过讲述一个个感人的爱家、爱国和爱党彼此交融,家国情怀浓厚、党民关系密切的中国家庭故事,映照百年大党的历史使命和卓越成就,今天为您讲述——韩花珍家庭故事。
点击上图观看视频
被誉为“新中国革命五大圣地之一”的西柏坡村,是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召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虽远在太行山深处,但扬名中外。
|
韩花珍和家人在自家门前合影。 |
韩花珍的家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的后侧。这个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小山村,韩花珍从少女时心中便充满了向往。20世纪50年代初,她义无反顾地“植株”在这里,历经近70年的风霜雨雪、阳光雨露,如今像一株虬根老树,在这里开枝散叶,繁花似锦。
婚姻法的颁布,改变了“童养媳”的命运
往事并不如烟。韩花珍老人虽说记忆不如从前,但回忆起年少时候,就像打开泛黄的书页,里边的插图还清晰可见。
韩花珍出生在平山县岗南镇石盆峪村,距离西柏坡村十几公里。贫穷的小山村、穷苦的人家,为了过活,韩花珍3岁时,父母以2斗玉米、1斗谷子把她卖给邻村一户人家做儿媳妇。
因为母亲有病,下边还有个弟弟,韩花珍并没有到买她的那家去做童养媳,而是很小就挑起了自家的担子。“我七八岁时就要上地里拾柴火、挖野菜,12岁时就能跟着父亲牵牛到田里犁地。那个年代,能活命就不错,哪里有钱去上学,再说还是个女娃娃。”韩花珍的喟叹沉重。然而,1935年出生的韩花珍那时不曾想到,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将到来。而照亮这新世界的光就从西柏坡发出。
1948年5月,中共中央驻地由延安战略转移至平山县西柏坡村。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
1948年秋,邓颖超带领的妇委会在这里起草孕育出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那朵浪花。韩花珍回忆,14岁时,家里的一个堂姐对母亲说:“可不要让花珍嫁过去,花珍不同意,日子过不好。”那个时候,韩花珍已经知道父母给她找了个双目失明的人。尽管堂姐这样劝说,但父母并没有同意。一天赶集,韩花珍和同伴去了区政府。区里的干部听说了她的情况后,亲自到她家和男方家了解了情况,很快,韩花珍退了婚。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因为婚姻法的颁布,韩花珍迎来了属于她的“明朗的天”。后经人介绍,韩花珍与西柏坡村的闫民生相亲。
“西柏坡是个好地方,毛主席都曾住在这里,俺愿意在这儿。他当过儿童团团长、民兵连连长,毛主席住在西柏坡期间,他组织村民自发站岗放哨,是个好青年。”韩花珍相中了西柏坡,也相中了闫民生。
那个年代,道路不通,一道山梁隔着一道山梁。父母觉得西柏坡村离家远,不同意,但韩花珍坚持自己的选择。1953年,17岁的韩花珍和闫民生在西柏坡村结婚。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1958年,闫民生当上了西柏坡村的党支部书记。
当时,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滹沱河是海河的支流之一。西柏坡村依傍滹沱河,土地肥沃,水草肥美。那时,响应国家号召,修建岗南水库,闫民生带领西柏坡人从稻麦两熟的“米粮川”,搬迁到贫瘠的高岗旱岭上,人均耕地由原来的5亩锐减为0.3亩,生活一度变得艰难……“那时村民们吃统销粮、救济粮。孩子的爸爸是村支书,就一天天带着村民们开荒,艰苦奋斗,土里刨食。”韩花珍回忆说。
第一个摆摊做生意,成为西柏坡上的“阿庆嫂”
好日子还没到来,闫民生1988年因病去世。命运的琴弦,在弱者手下会哑然失声,但是在强者手中会拨弹出高亢的音调。为了生活,没读过一天书的韩花珍在54岁时做起了小买卖,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当时家里欠了1000多元外债,必须找出路赚钱。”韩花珍说。
1978年5月26日,纪念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30周年时,纪念馆与中共中央旧址同时对外开放。此时,沉寂的小山村开始多了山外来客。
“游客们走累了总得歇口气、喝口水吧?我就想烧壶茶水卖卖试试。”韩花珍动了心思。一天,村里来了个收鸡的,她把家养的那只大公鸡卖了,换来2.8元,然后添置了一个暖水壶、几个茶杯,在纪念馆那边支了张小桌子。
5毛钱两杯水。头一天开张,韩花珍卖了8毛钱,“这也不错,够买盐买醋了。”韩花珍心里暗自欢喜。不料想,第二天因为下小雨,没挣到一分钱。第三天,韩花珍竟然卖了1.2元。“那天收摊回家,我推着小车,不自觉地哼起歌儿来,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看门的人看着我,觉得挺奇怪。”笑中带泪、苦中带甜的日子,总是刻骨铭心。
从此,韩花珍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她很细心留意顾客的需求,也大胆地添置自己能提供的货品。一块钱三个煮鸡蛋,两块钱一茶缸酸枣,慢慢地样品越来越多。有的游客笑称她“阿庆嫂”。
外孙子闫二鹏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常常跟着姥姥去摆摊,卖黑枣、玉米、南瓜片、红薯干等农家土特产,还可以和游客交换。记得第一次换来面包、香肠。那些东西我们那边没有。”1991年,汽水风靡了大街小巷。有心的韩花珍自己“研制”出酸酸甜甜的汽水,8毛钱一大瓶、四毛五一小瓶,生意好时一天能卖40多元钱。1993年,韩花珍一年挣了4000多元钱,不但还清了家里的外债,还购置了一台双卡录音机。
“晚上我放学回家,姥姥收摊回家,我俩就守着录音机在家里一遍遍演唱、录音。我报幕说‘有请韩花珍唱一首《北京有个金太阳》’。姥姥唱她的歌,我唱我的歌。”祖孙二人的幸福时光定格在闫二鹏的心灵深处,如今回忆起来眼角眉梢都是笑。
韩花珍的生意经越念越大,她的新变化也给村民们带来希望和启示,一些村民纷纷跟着她在西柏坡纪念馆前摆起地摊。
春天驱走严寒,阳光照耀山野,韩花珍家的日子开始鲜亮起来。“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真好!让咱这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老百姓找到了新的路子。我那时觉得光景噌噌地就起来了。”韩花珍生动地说。
第一个建起“豪华”旅馆,新世纪迈上了新征程
2002年11月,西柏坡纪念馆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这宝贵的红色资源,不仅给西柏坡村人开辟出一条红色旅游致富之路,它也用西柏坡精神滋养着老区人民,不忘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勇敢去创造新生活。
韩花珍的大女儿闫文翠,中学毕业后一直在西柏坡供销社上班,后来供销社改制,她就到西柏坡纪念馆后勤部门工作。随着西柏坡纪念馆的“定级扩建”,闫文翠从中发现了商机。2002年,有了家底的韩花珍母女,连借带凑投资70万元,在自家宅基地上建起了两层半、20间房的西柏坡招待所。
“看着现在挺好挺豁亮,起步时很艰难。因为当时游客没那么多,一年挣个三五万就很不错了。”今年66岁的闫文翠淡淡地回忆说,“可能我们都遗传了父母的基因,硬着头皮上,顶着困难走,爱往长远看。”
2005年,大学毕业后在城市闯荡一年的外孙子闫二鹏回家乡,接手了西柏坡招待所。“我在西柏坡土生土长,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时代洪流中她的变化,我们也在其中寻找着改变生活的‘爆破点’。”这个“80后”青年利用自己所学,在家乡的舞台上开始施展拳脚。他说:“每一个西柏坡人都是红色文化的传播者,这里的故事耳熟能详,我们要让参观者更好地领悟西柏坡的历史和精神。”
新千年,打开新的视野;新千年,跃上新的征程。
闫二鹏记得,2002年后西柏坡红色游呈现井喷式发展。2005年“中国红色旅游年”在西柏坡启动,“接待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
此时的韩花珍,虽已古稀之年,但她依然劳作不辍,每天还慢悠悠地踱着步子到纪念馆前卖些土特产。
“我们从姥姥身上遗传了优秀的基因,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同时也受姥姥的言传身教,时时告诉自己幸福生活要靠勤劳的双手创造。”闫二鹏回忆了那几年的“小账本”,“那时一年收入10多万元。2008年在县城买了房,2009年买了一台速腾车,2010年家里建招待所时的外债就全部还清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韩花珍是西柏坡人羡慕、佩服的对象。21世纪初,“80后”的闫二鹏又成为西柏坡年轻人追赶的对象。
“红三代”接续奋斗,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老房东饭店”“老根据地饭店”“老八路饭店”……走进西柏坡,会看到鳞次栉比的饭店,人们用这一个个特殊的名称怀念着那段岁月。其中规模最大的要数韩花珍两个外孙子家的家庭旅馆。
2017年,韩花珍的大外孙闫立鹏用起早贪黑摆摊卖纪念品、给人照相攒下的钱,再加上筹借,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2000平方米的4层楼——西柏坡圣都酒店,餐厅、客房、会议室一应俱全。前年,为了方便接送游客,他们又添置了两辆中巴车。
“如果没有西柏坡纪念馆,就没有这红色旅游。生活在这里真是福分,感谢共产党!”闫立鹏的妻子韩伟华笑着说。
闫二鹏经营的西柏坡招待所几年来也不断扩建、改建,现在已经变成了4层、40多个房间,同时有能接待600多人用餐的餐厅以及会议室。闫二鹏的妻子封晓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她在家乡发挥自己所长,做导游,搞培训,给游客们讲解红色历史,把西柏坡精神传递给来参观的每一个人。
2013年,全中国打起了脱贫攻坚战。西柏坡村人不等不靠,大都靠自己的奋斗走上了富裕路,当时村里仅有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18年已全部脱贫。
“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我很感谢这个时代,国家政治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不断给人民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身为党员的闫二鹏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代青年,要投身乡村振兴奔小康,把日子过得更红火,把人生的考卷答得更好!”
饮水思源,不忘来路。
2021年2月17日,在西柏坡村的院落里,一场家宴在张灯结彩中开启。家人们做出的花馍、年糕等西柏坡特色的美食一一上桌;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近百口人,一一落座。韩花珍穿着崭新的紫红色中式花袄端坐中间。带有大寿桃的“生日快乐,与党同庆”的生日蛋糕,摆放在她的面前——韩花珍迎来了85岁的寿诞。
“过去的日子那么苦,想不到今天能过得这么红火!这么幸福!这么隆重!要按过去的情况,觉得能活到六七十岁就不错了,谁想到俺还能这么长寿!跟着共产党好!共产党走的路子对,让咱老百姓翻身得解放,让咱老百姓过上好生活。”耄耋之年的韩花珍无限感慨。
3月21日,韩花珍的大重孙子光荣参军了。老人拿起重孙子走时和她的合影说:“我们是红色的家庭,永远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让孩子到部队大熔炉里去锻炼,将来保家卫国!”
“当年,西柏坡村是一个穷困干秃的小山村。现在,7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吃上旅游饭,住上新楼房,开上小轿车,我觉得幸福生活已经顶到天了!”院子里,韩花珍老人最爱和游客这样唠嗑。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西柏坡一定会迎来一个“红色游”盛年。
时代,日新月异;追梦,永不停歇。
4月的柏坡岭,松柏愈发青翠,村边的滹沱河水碧波荡漾。曾在春色中目送着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的老区人民,一代又一代坚守家园,接续奋斗,书写着新时代的故事。
资料来源:《小家与大党》
供图: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