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党的百年历程和光辉业绩,展现中国家庭的历史变迁,全国妇联社会联络与交流合作中心(中国妇女外文期刊社)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全国妇联联络部指导下,在中国妇女出版社支持下,策划推出《小家与大党》中英文图书。
《小家与大党》中英文图书聚焦中国普通家庭的发展变迁,通过讲述一个个感人的爱家、爱国和爱党彼此交融,家国情怀浓厚、党民关系密切的中国家庭故事,映照百年大党的历史使命和卓越成就,今天为您讲述——沈填珍家庭故事。
点击上图观看视频
沈填珍家庭的巨大变迁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千千万万农耕之家的幸福跃变。因为有无数“沈填珍”家庭的耕耘播种、无私奉献,才筑牢了中国粮食安全的屏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根本支撑,让中国人民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
沈填珍一家在自家经营的土地上。 |
70岁的沈填珍,是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荣炳盐资源区高庄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她和丈夫陆土芳一起携手走过45载人生岁月,从曾经的赤脚种田人到如今的机械化“种粮大户”,从曾经的负债累累到带领全村50多人走上种粮致富之路,一家人在党的政策指引下,脚踏实地、敢闯敢干,实现着农民家庭的中国梦。
就算亏本也不能让土地撂荒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沈填珍家的500亩土地正孕育着勃勃生机,远望着家乡的成片田地,沈填珍总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喜悦:“看来,我天生就是种地的‘料’。”
沈填珍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国家为了切实保障土地改革后各阶层人士的土地、房产所有权,巩固与提高农民生产情绪,不论农民新分的土地,还是原有的土地,一律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她笑呵呵地调侃自己:“赶上国家填发土地证,所以取名叫沈填珍。我的名字、我的出生和我们全家人的事业有缘,就是种地。”
1975年,25岁的沈填珍嫁给了刚刚退伍回村的陆土芳。当时的陆土芳家里只有一间茅草屋,家中还有双目失明的母亲、中风在床的老父亲以及比他年长19岁的兄长。陆土芳是退伍军人,不会种地,还身患旧疾,婚后的沈填珍仅靠分得的5亩地养活全家人,“那段日子真不好熬啊!”沈填珍回忆。
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后,中国政府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以此也推动了农村社会的改革,人民公社制度随之解体。改革开放初期,镇江市丹徒区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外出打工成了当地很多农民的新选择。外出打工的人逐渐变多了,种地的人变得越来越少,村里的地眼看着要撂荒了。
那时,38岁的村妇女主任沈填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按照国家的政策,农民种田是要交农业税的,田要是荒了,村里集体经济损失可就大了”。为了减少村里的损失,沈填珍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田没人种,我家来种,就算亏本,也不能让田地撂荒。”
回头想来,陆土芳仍然觉得:“当时同意种田,确实风险太大了,辛苦也就罢了,万一亏了,这家可怎么撑下去。”沈填珍倒是信心满满地劝陆土芳:“你也是个党员,你忍心看着国家的田就这么荒掉吗?”对土地充满感情的陆土芳终于被劝服了。他们夫妻俩顶着压力,带上一双十来岁的儿女,硬着头皮承包下了村里60亩田地。从此,全家人便扎根在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挥汗如雨、春耕秋收。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由于当时的机械化种植还未全面普及,要想丰收,只能依靠勤劳的双手换取。沈填珍一家人不分白天和黑夜,在农田里施肥、翻地、除草、收割,“每天都累得直不起腰”。陆土芳心疼妻子既要种田,又要照顾生病的公婆,为了让妻子多休息,他每天都很早去地里干活。沈填珍也顾惜丈夫的身体,太阳落山了,她还与丈夫一起在地里干活,直到天色黑透,两人干完农活,才一起回家。因为长时间拔草,夫妻俩的十根手指都溃烂了。“那时真管不了那么多,就用布把手指缠起来继续拔。”他们全家人互相鼓励,互相扶持,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沈填珍一家不辞辛劳地种田,从第一年的一文不挣到慢慢地有结余,从最初承包的60亩荒地到逐年增加承包数,沈填珍一家地越种越多,人越来越忙碌,但这忙碌里却透露着对土地的深情和丰收的喜悦。
科技加持成了“田状元”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种地进入机械化时代。而沈填珍家承包了大量土地,更需要机械化的“加持”。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沈填珍萌生了购买农用机械的想法,但家里没钱,她就想办法四处筹款,通过向亲朋借钱和银行贷款,终于东拼西凑来了26万元“巨资”,在1989年,买回了高庄村第一台收割机,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赶大集似的聚到她家里来看“稀罕物”。
收割机买回来以后,沈填珍一家人并不藏私,干活时总是先想着别人。沈填珍的儿子陆卿清楚地记得:“每逢收获的季节,都是等到全村人用完之后,才在我家田里使用,好几次我家地里的粮食来不及收,烂在田里,虽然心疼,但全家人从不埋怨,毕竟帮到了乡亲们。”
2004年1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规定: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应当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补贴,促进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
后来,根据国家这一政策,沈填珍家获得了农机具购置补贴。沈填珍用补贴以及自己筹集的钱款又添置了更多的收割机、插秧机、拖拉机和植保无人机,实现了机械化种地。
就在沈填珍一家准备大展宏图之时,1991年,长江突发百年未遇的洪水灾害,荣炳盐资源区恰好地处茅山之麓,属于丘陵,地势低洼,全部被洪水淹没。“刚种下去的水稻秧苗全部被淹。”沈填珍痛惜地说。
但面对灾害,沈填珍夫妻俩不服输、不认命,他们积极发动所有在家乡的村民到田间排涝。沈填珍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冲在最前线,和男同志一起拉草包、填堤坝。在她的带领下,经过1个多月的连续奋战,终于保住了秧苗。“如今,田野周边的汀湘湖上,当地政府新修了多台防洪排涝泵站,即使遇上洪水,也再不担心涝灾了。”沈填珍感恩地说。也是在那年,她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被评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这令沈填珍倍感鼓舞,她说:“做农民党员,更要好好种地,种好地!”
抱持着这样坚定的信念,沈填珍、陆土芳夫妇俩几十年如一日,劳作不息。一次意外,沈填珍不小心摔断了锁骨,村里邻居好心相劝:“地是种不完的,你自己年龄也不小了,该歇下来养养伤、享享福了。”沈填珍却说:“到了地里,我们就有劲了,也不觉得身体有病了。”陆土芳更朴实:“我们并不是为钱而忙,农田需要人种。有人说总会有干不动的那一天,我想还不如趁着能干的时候站好自己这班岗,至少能在村里树立一个榜样,让子子孙孙看到我们前辈是怎样过来的。”沈填珍一家人继续每天凌晨起床,除了吃饭、睡觉,全部的时间几乎都在田里。
善于学习、钻研、创新的沈填珍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把地种好”的机会。在江苏省妇联举办的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活动中,她也不忘随时请教同为代表的育种专家朱洪文:“今年的时令情况下,到底什么时候施肥更合适?”
2006年1月1日,对于像沈填珍一样的亿万中国农民而言,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从那天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之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给沈填珍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粮食直补64.8万元、稻谷生产环节补贴12.6万元、轮作休耕补贴10万元、稻鸭共作补贴20万元、购买16台(套)农机具享受各级政府补贴累计达37.21万元。
除此之外,当地政府也积极帮助沈填珍家庭引进优质稻米品种“柔小町”,帮助沈填珍家从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沈填珍一家终于种田种成了“田状元”。
2013年,沈填珍家成立了丹徒区荣炳盐凡石桥水稻种植家庭农场,率先引进政府推广的“稻鸭共作”技术。这是以种植水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利用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科学种植,使鸭子和水稻产生1+1大于2的效益叠加,“实现了既省钱又省工,不施化肥,不治虫,生长出的稻子无公害的种植”目标。沈填珍乐开了花:“现在,田里的收益比以前单纯种粮食高了近60%。”
如今,沈填珍家经营着500多亩土地,全部从事粮食生产,带动全村50多户农民走上了科学种粮之路,实现统一供种、统一订单收购、统一植保等“五统一”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高庄村也涌现出了年播种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4户,粮食生产在村级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丹徒“荣炳”大米也成为江苏名牌。不管粮食有多贵,沈填珍家每年生产出的几百万斤粮食,收割上来后,都是第一时间送到国家粮管所,沈填珍家庭也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种粮大户”称号。
好家风“生长”在田间地头
老夫妻俩的一言一行,是全家人最好的榜样,吃苦耐劳、尚德崇善的好家风,默默流淌在这个淳朴的农耕之家,也镌刻在每个家庭成员的日常行动上。
当选“全国最美家庭”后,周边村民们更加看好沈填珍一家人。“我们都争着想把自己的土地给她家来种,由他们家来打理,我们一百万个放心。”今年,沈填珍家又多了100多亩土地。
有的村民说:“只要我们愿意回村,真心想种地,大姐总愿意诚心诚意地教我们,不会藏一手。”
有的村民说:“谁家里缺人手打理土地,一亩两亩的,大姐都会热心帮忙,顺手做了,从来不说二话。”
有的村民还说:“他们一家子心善人好,那时,我家里人做手术缺钱,借了一圈也没人理我,就是沈大姐肯帮忙,还把自己看病的900块钱先借给了我,我一辈子感恩她。”
沈填珍的儿子陆卿自幼成长在田间地头。高中毕业后,他没有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而是将种田作为终生事业。他和妻子陈海鸥沉醉乡间,用自学掌握的各种机械化、智能化、高效种植技术,为全村农户提供机械耕翻、机械播种、机械插秧、农作物收割,并提供与农机服务相关的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
由于工作表现突出,陆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当选了高庄村党委委员、村委会副主任。“我要像父母一样,把汗水洒在这片土地里,为自己,更要为国家种好地,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带领父老乡亲走出一条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陆卿说。
沈填珍的女儿陆平自费组织、带领30多人的文艺志愿者团队,常年走村串户,为丹徒和村里的残疾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沈填珍的孙女陆晨在医院上班,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她主动请缨赴武汉一线战斗。“之前没敢告诉家人,如果和家人商量的话,反倒让他们担心了,必须先斩后奏。”陆晨说。
好家风为这片肥沃的土地再添新的希望和梦想。沈填珍说:“土地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提到种地,我浑身上下都是劲,虽然已经70岁了,但只要干得动,我就还要接着种地。我要用黑不溜秋的双手开好每块地、种好每块田,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好事,带领乡亲们共同走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