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农商银行退休职工闫和中、陈巧梅家庭四世同堂,上有闫和中 86 岁的父亲,下有两个儿子、儿媳、孙子、孙女,还有闫和中两个弟弟的两大家子人,总共 21 口。古语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一家人朴实、爱读书,他们还利用闲置房屋,建成了耕读博物馆,努力让优良的家风文化得以传承,长久不衰。
建一座家庭博物馆
闫和中 20 世纪 50 年代出生在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岳堡镇大湾村,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也都爱读书。他的祖父在村里教书,父亲小学文化,是村里的“读书人”,后来当过村里的会计、党支部书记。闫和中从记事儿开始,就听父亲说“要勤俭持家,懂得感恩,一定要好好读书。”在父亲的影响下,闫和中也爱读书,并将爱书、读书的家风传递给了自己的儿孙。
闫和中高中毕业后,先是在村里当文书、生产队会计、党支部书记,再到公社广播站、庄浪县信用联社、农商银行工作,一直到 2016 年退休,从事的也都是与文字和农业有关的工作。
虽然后来到了县城工作,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闫和中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每逢周末他都会回老家,下地干农活。在闫和中 20 多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
但母亲的嫁妆箱他一直保存着。2010 年翻建老家的房屋时,闫和中看着保存了多年的老物件,想找个地方存放,思来想去,萌生了要建家庭博物馆的想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房屋拆旧建新,一些以前用过的老物件都损坏了,有一些还当垃圾扔了。我希望孙辈们了解以前的生产生活状况,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闫和中说。
用老物件珍藏往事
闫和中和家人商量想要建博物馆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一家人齐心协力,在自家院子里,利用老房子加盖二层的方式,建起了占地 200 多平方米的耕读博物馆。
博物馆陈列的老物件中,有一个木质的长方形空箱子,箱子里面横向穿入两根木棍,木棍上面装有鸡毛。闫和中给孩子们讲“风匣”的故事。“风匣”也叫“风箱”,在当地还叫“风屉”,人拉动风匣把手,就会出风,灶里的火就会旺。
闫和中说,他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风匣,有一年冬天他的姨父给买了一个。母亲很珍惜,时刻告诉孩子们要爱护,不要拉坏了。那时候,闫和中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帮母亲拉风匣做饭,但母亲每次都把他撵走,让他去屋里暖和,然后自己拉风匣。闫和中开始以为是母亲怕自己拉坏了风匣,慢慢长大才明白,母亲是怕冻坏了年幼的孩子。那时候冬天特别冷,厨房里又没有取暖设备,屋里会暖和很多。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风匣早就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天然气、电磁炉等炉具。每当看到放在博物馆里风匣,闫和中都会想起母亲,想起很多往事。
除了自己家的老物件,一家人还到外面“淘宝”。每次走亲访友时,闫和中和儿子都会顺便问问人家有什么老物件,就连他 6 岁的小孙子在地上捡到一枚硬币,也要把这个硬币放在爷爷的博物馆里收藏。村民们也纷纷将自家的“宝贝”拿到博物馆“安家”。
让书香影响山村
这些年,闫和中的养老金几乎全部用在了博物馆的维护及物件的收购上,加上家里人拿出的钱,算下来大概有 80 多万元,博物馆总算有了一定的规模。如今的博物馆分为书籍书画、红色文化、生产和生活四个展馆。
书画展馆共有作品 200 余幅,有家族祖辈的条幅、对联,家族成员的作品集、影片集、荣誉证及毕业纪念册等 ;有庄浪县名人的字画、美丽庄浪风景画册,还收藏了各类图书3000余册,分为著作、文史、金融、文学、杂志、课本、笔记、科技等 9 个类别。其中,志书类有《平凉府志》 《庄浪县志》 《岔口村志》 《梁堡村志》等珍贵资料。
红色展馆陈列的物品分为红色、手工、文化、古玩、电器及乐器 5 大类别。红色类藏品有毛主席像章、铜制坐像,革命年代的大刀、红军鞋、草鞋,还有红缨枪、军帽等物件。手工类藏品有手工制作的各式绣花兜兜、绣花枕头、棉袄、手织毛袜、卡其布料的外套等。文化类藏品有 20 世纪 50 年代的《甘肃农民报》 《甘肃日报》等报纸以及粮票、布票等。古玩类藏品有煤油马灯、煤油炉等物件。电器及乐器类藏品有红旗牌收音机、春风牌黑白电视机、碟片唱机、双卡录音机等。
生产展馆中陈列有石磨、石窝窝、木制窝窝等农用生产工具,并附有照片墙,收集了 2000 年前的生产场景照片 40 余幅。生活展馆中还陈列了家用面箱、木制勺等生活用品 260 余件。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农耕时代的乡村物件应有尽有,每一个老物件都是一份记忆、一份乡愁。
村民闫永雄说 :“我们有事没事就爱去老闫家转转,看看他家的展品,看看他家的书。”耕读博物馆所在的大湾村距离县城有大约50公里的路程,但每年还是会有很多人去参观并借阅图书。
小山村里的“书香”影响了周边的村民和县城的群众,也获得了社会的肯定。耕读博物馆被命名为“庄浪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闫和中、陈巧梅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甘肃省最美家庭”“甘肃省书香之家”等称号。闫和中被授予“平凉市优秀民间文艺家”,被聘请为“庄浪县传统文化研究员”。
闫和中的儿子闫掌哲说 :“博物馆就像一部教科书,让年轻一代了解农耕文化,也深切感受到我国农村、农民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让后辈们看得见过去,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
资料来源: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
图片来源: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