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跳跃在黄海的怀抱;我是一束七彩的光芒,闪动在孩子的眼中;我是一株破土的春芽,生长在希望的季节;我是一颗闪闪的红星,照耀在历史的天空……”在每一次举办活动前,大连国防小记者们都会在整队时唱响《星星之火—国防小记者团歌》,这首歌激励着他们积极参与国防知识的学习和传播,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这首歌曲的创作者是一对夫妻,丈夫王杨是大连国防小记者团团长,他曾获“大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大连市十佳禁毒志愿者”等称号;妻子王珞珞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医院,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多年来,他们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爱党、爱国等方面的红色教育,成效显著。2023年5月,王杨家庭被推选为“全国最美家庭”。
唱响团歌,传承红色家风
王杨和王珞珞都出生于军人家庭,王杨的父亲毕生都在为军队院校教育事业做贡献,王珞珞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军人家庭的红色教育和信念让他们对党、国家和军队充满了发自内心的热爱,并坚定地传承红色家风,赓续红色根脉。
2018年,大连国防小记者团成立伊始,王杨就把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爱军习武作为建团宗旨。王珞珞建议,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等条令条例的部分内容作为参考,为大连国防小记者团制订一系列规范,并将国防教育、军事化训练融入活动和训练中。他们以小记者团为平台和载体,把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家乡的历史文化作为小记者团发展的核心任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向青少年讲好党的故事、国家的故事、家乡的故事和家庭的故事。
2019年的一天,王杨和王珞珞在寻访抗美援朝志愿军渡江地点时,面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景色、城乡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回想亲人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的英勇情景,内心充满了敬仰和感慨。王珞珞动笔写下了当时的感受,后来他们将这些文字修改并打磨成歌词,谱曲后成为大连国防小记者团的团歌。“我们是光荣的国防小记者,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家乡历史中汲取能量;我们是国防的后备军,为振兴东北努力拼搏,为祖国繁荣厚积薄发……”每一次唱响团歌时,他们都唱出了这样的誓言。
王珞珞利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知识,义务为大连国防小记者和家长提供家庭教育、亲子关系、青春期教育等方面的心理咨询服务。考虑到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父亲角色”缺失的情况,王珞珞提议,孩子的父母,特别是父亲要积极参与小记者团组织的活动,使每一名小记者不仅能够通过参加活动学到知识,还能享受温暖的亲子时光。王珞珞还提议在每年的评优评奖中,专门设立“优秀家长奖”,鼓励更多的父母为孩子创造适合沟通和成长的家庭氛围。
实践活动,跨越时空的“对话”
2023年2月,在“重走‘赶考’路,童心永向党”的研学活动中,大连国防小记者们在“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下巧遇中共易县县委党校的一位老同志。他向小记者们详细介绍了三次修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的过程和“狼牙山五勇士”跳崖的准确地点,让小记者们上了一次难忘的红色教育课。
这次研学活动中,小记者们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后留宿在西柏坡村。第二天早上,西柏坡下起了鹅毛大雪,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中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对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小记者来说都是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
在一次活动中,王杨意外与革命烈士刘光典的后人刘玉平相识。刘光典生于旅顺农村,早年参加革命,为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他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和影响着王杨和所有的小记者团成员。刘玉平授权他们使用刘光典烈士的名字共建“大连光典红色小记者项目”,大连国防小记者团由此成为“光典红色小记者”群体。
2023年5月10日,大连国防小记者们参加了由大连市妇联主办的“好家风·她力量”家庭家教家风宣讲活动。活动现场,小记者们不仅对活动参与者进行了采访,还表演了他们自己创作的、由西岗区和香炉礁街道妇联选送的红色主题情景剧《跨越时空的对话》。该情景剧以革命烈士刘光典的家风故事为主线,串联起小记者团历年来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的表演获得了观众的掌声。
小记者们还曾前往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等场馆参观。小记者们曾走进部队感受军营文化,还在第一支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诞生地—当年的朝北营子听老人们唱起《义勇军誓词歌》……截至目前,他们的研学活动累积行程10万余公里,实地探访党史和家乡史教育遗址、遗迹共计660余处。他们用双脚丈量家乡的土地,用行动赓续城市的红色根脉。
小记者刘希颖参加“雷锋精神我传承”活动后写道:“雷锋是一位有利于人民的人。虽然他已经不在人世,但他却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我们应该把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传承下去。”小记者刘禹希在“追踪英雄成长之路”的采访稿中写道:“英雄虽然牺牲了,但他保家卫国的革命精神却永远留给了我们,并将一直鼓舞着我们继续为祖国建设奉献出全部力量!”
王杨和王珞珞深切感受到,党史、国史是青少年人生教育最好的教科书。
文:解琳
图:受访者
来源: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