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顺着蜿蜒山路一路蛇形而下,悠悠乌江、翠蔓巉岩、别致民居像画卷般缓缓展于眼前。盛夏的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两岸青山高耸入云,乌江碧水在眼前潺潺流过,宽阔干净的广场上三五成群的游客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此间的美好。
|
美丽的化屋村 |
笋子岩下,一片小白楼整齐排列,每栋小白楼旁都有一个小菜园,家家户户的菜园里种满了应季蔬菜瓜果。赵玉学此刻正站在自家院子用高压水枪冲洗着院坝,正门口“赵玉学农家乐”红色牌匾格外醒目,一楼客厅正门口端正地悬挂着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访时,与赵玉学一家包黄粑、在广场上与群众亲切交流的照片。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化屋村考察调研时,来到赵玉学家,同赵玉学一家人围坐客厅,祝福赵玉学一家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
赵玉学一家合影 |
“我这个小院一直没变,和总书记来的时候一样。”提起两年多前的那个下午,赵玉学的脸上不由得露出幸福的微笑。
两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一直温暖着赵玉学一家,也鼓舞着一家人努力创造更加甜美的生活。
家门口就业让日子越过越甜
“总书记亲切地握着我的手,很温暖。”赵玉学回忆道,“总书记进屋后仔细看了我家的客厅,问这个房子是花多少钱建的?我回答他‘感谢党、感谢政府,我家是易地搬迁到这里的,房子一分钱没有花’,然后带着总书记去厨房、卫生间、卧室都看了一圈。”
赵玉学曾是化屋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过去一家人住在透风漏雨,不通电、不通水、不通路的麻窝寨里,无论是一家老小生活还是孩子上学,都非常不便,后来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他们住进了15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
通过易地搬迁,赵玉学一家入住的新房 |
参观完赵玉学家后,总书记和赵玉学坐在一起拉家常,了解赵玉学家的生活务工情况。当时客厅茶几上摆着制作黄粑的食材,赵玉学还向总书记介绍当地制作黄粑过年的习俗。“总书记拿起粽叶,把糯米、黄豆面放进粽叶中,裹好,用绳子捆扎。”赵玉学清楚记得,当时总书记包粽子的每一个细节。
那时,赵玉学夫妻还在福建打工,3个孩子在老家读书,夫妻两人总是心挂两头。“当时,总书记对我们说,‘外出务工也行,在家门口就业更好,可以好好照顾孩子。把孩子教育培养好,未来就更有保障了。’总书记的话坚定了我们回乡创业的信心。”赵玉学说。
于是在2021年春节之后,夫妻二人把自家小楼重新规划了一番,在一楼开起了农家乐,赵玉学注册了“赵玉学黄粑”商标,把一楼一间卧室改造成了黄粑专卖门面,在家门口红红火火地做起了生意。
“一边做着生意一边照顾着孩子,就像总书记说的一样,日子过得很幸福。”赵玉学谈到回乡创业的生活,言语里充满了感激:“今年5月,我扩大了经营规模,在市里开了一间黄粑厂,工厂大概有800多平方米,厂里工人有40多名,日子真的像黄粑一样,越过越甜,这都是托总书记的福!”
时尚苗绣让指尖技艺变经济
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它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这里96.7%的村民是苗族,民族特色鲜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都擅长苗绣制作。
|
化屋村绣娘传承技艺,绣品丰富多彩 |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化屋村苗绣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当时,苗绣扶贫车间负责人杨文丽和绣娘们正在埋头工作,对总书记的到来毫不知情:“我是突然听到外面有很多人的声音和照相声,好像与平时不太一样,便从窗户往外看了看,远远地看到了总书记的身影,刚开始以为自己看错了,直到他走进我们车间,我才回过神来,真的是总书记来了。”
时光荏苒,虽然已经过去两年多,可回想起那天总书记来到扶贫车间的情景,杨文丽依然激动满满:“总书记特别亲切,问了我们一些家常,我向他介绍了扶贫车间的情况。细看我们的产品后,总书记说,‘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当时他说这话时,我正站在他身后,听得特别清楚,我受到了极大的鼓励,觉得自己必须要把苗绣这个产业做好,真正帮助这里的老百姓就业。”
杨文丽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苗族姑娘,从小跟着妈妈学了一手苗绣技艺,2019年,她返乡创业开办了蜡染刺绣工坊,依托苗绣、蜡染等化屋村的传统技艺,帮助了村里数十名妇女就业。“之前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干刺绣这门活计,都选择外出打工。自从总书记来到扶贫车间调研考察之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视自己的文化,返回了家乡,吃起了手艺饭。”杨文丽说。
思路一变天地宽,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彻底打开了杨文丽的发展思路。2021年6月,杨文丽组建了苗绣设计团队,将传统与时尚巧妙融合,不再局限于生产民族服饰,而是把刺绣蜡染融入抱枕、钥匙扣、衬衣、T恤等各类文创产品中。同时,杨文丽还积极探索“线上”销售,在直播平台专门开设了文创直播间,利用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方式,真正让藏在“深闺”的苗绣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各地。
如今,杨文丽不仅扩建了1600平方米的苗绣车间新厂,还带动了一批绣娘返乡创业。杨文丽说:“特别感恩总书记,现在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今后,我会继续将这一技艺传承好,通过自身努力,帮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青山绿水让村民吃上生态饭
层峦直插云天上,江水澄澈似琉璃。蜿蜒的慢行步道沿江而建,漫步其上,感受乌江画廊沿途美景,心旷神怡。乌江是贵州省第一大河,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乌江六冲河段的化屋码头,沿江岸步行察看乌江生态环境和水质情况。他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出山“手扒岩”,喝水江边背。谁曾想到,过去的化屋村因滥捕乱伐,土地开始石漠化,乌江一度拉响水生态环境“警报”,恶劣的环境、艰难的生活,不少人选择“逃离”,而留下来的村民也意识到要改善生活环境,只能痛下决心改善生态环境。
“十年禁捕,全面造林。我们组织党员、村干部挨家挨户给村民讲解植树造林、禁渔的政策,花了很多精力劝说渔民上岸,开展网箱养殖清理工作,直到2018年年底,化屋村32个网箱全部拆除完毕,12户渔民转产上岸,转产率100%。”化屋村驻村干部艾星介绍:“村里为这些转产渔民开展烹饪、水电、种植养殖、导游等技能培训,让他们转产之后能顺利吃起‘技术饭’。”
|
悠悠乌江美如画,村民人人自觉爱护环境 |
荒山披绿、清水长流,生态环境改善后,化屋村就像藏在深山里的明珠,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旅游。杨龙曾在化屋村当过一届村主任,看到了化屋村的变化后,在餐饮民宿还未兴起前,他便将自家房屋打造成集住宿、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民宿,成了村里第一批“吃旅游饭”的人。杨龙说:“现在不用外出打工,在家也能挣到钱。村里人都非常感恩总书记,是他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信心,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化屋村聚集了更多人气,游客如织,这两年化屋的游客接待量已经超过70万人次。村民们“把乡村产业发展好、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把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好、把社会治理效能发挥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的意愿越来越强烈,环境美、日子富,一幅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在化屋村正徐徐展开,化屋人都说:“这样的幸福生活真是让人越过越有盼头!”
记者手记
人住山水间 甜从心里来
化屋村是苗族聚居村落,苗语称作“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过去,受群山阻隔,化屋人出行要靠“手扒岩”,过着自给自足、闭塞贫穷的日子。然而今日,记者回访时却不见这个村寨曾经贫穷落后的影子,一条便捷旅游公路修到家门口、外来游客络绎不绝、农家乐里欢声笑语……化屋处处生机勃勃,干净宜居,曾经阻碍化屋人通行的峭壁和江水化为了游客眼中最俏丽的景色。
化屋村的巨大变迁,离不开精准扶贫政策和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子。这几年,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化屋村解决了交通、饮水、就业、生态等问题,逐步让化屋人摆脱了贫困,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尤其是随着高效特色产业发展,在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之下,化屋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文旅一体化,坚持把绿色生态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探索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悬崖村”到“旅游村”的华丽蜕变。
在化屋村采访期间,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大家对身居如画美景的知足,生活甜如黄粑的喜悦。尤荣学说:“现在生态越来越好了,乌江的水可以直接饮用,早晨运气好,还能碰到猴子下山偷苞谷”;杨文丽说:“这些山水美景带给我们苗绣设计的灵感”;赵玉学说:“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看着这么美的景色,生活比黄粑还甜”……而感受最深刻的是化屋人的生态保护意识,化屋村每一个人都用实际行动呵护着这方好山好水。
漫步化屋码头,静静吹着乌江静谧的风,广场上是热闹的人群与欢快的音乐,看着被如画山水扮靓的苗乡,品味着人人脸上扬起的笑意,似乎看到一幅美丽中国乡村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吴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