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浮雕艺术被称为“华夏一绝”,由郭海博和弟弟始创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以手工锤锻的方法,在铁板上进行创作的雕塑艺术。独有的创作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画面效果,让铁板浮雕有了其他材质无法比拟的独特之美。2013年,“郭氏铁板浮雕艺术”被列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4年,郭海博被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22年8月,他还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4年和2017年,郭海博和郭墨涵父女俩先后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郭氏铁板浮雕艺术”传承人。《太行记忆》《吉庆有余》……父亲郭海博的作品沉稳大气,《奔向新时代》《雄关漫道》……女儿郭墨涵的作品有着年轻一代的活泼与灵动,父女两代人的铁板浮雕作品向大家讲述着家乡的故事、中国的故事。
时光里的印记
受哥哥的影响,郭海博从小喜欢画画。做摄影师、在杂志社当编辑……但无论做什么工作,他的业余时间都给了绘画。后来,他对雕塑产生了兴趣,走上了雕塑创作的道路。他开始搞泥塑,但逐渐发现泥塑易碎不易保存。郭海博后来了解到金属雕刻在我国由来已久,这种传统技艺被称为“金属錾刻工艺”,如何让这古老的技艺与现代工艺结合,他开始了探索。
郭墨涵说:“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总是有父亲潜心创作的身影。”最早,郭海博的工作室是一间6平方米的小房子,那里之前是家里存放杂物的储藏间。锤锻铁板会有声音,为了不影响邻居休息,无论春夏秋冬,郭海博都用厚厚的棉被把窗户堵上,还不到三伏天,小屋里的温度就达到了40摄氏度。到了冬天,因为工作室有易燃品所以不能生火,屋里又阴又冷。就是在滴水成冰的数九天,郭海博也没有停止过创作。他每天一下班就在这个小房子里工作,一干就是10年,直到把工作室搬到了离家很远的地方。
“记得我小时候,父亲下班后赶紧吃口饭,就带着我和我母亲去工作室,来回要40多里路,父亲常常一直敲打到深夜。”年复一年,郭墨涵看着父亲从满头黑发到双鬓变白,看着铁板浮雕艺术从无人知晓到获得业界的肯定。
“父亲把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这门艺术中,是一种纯粹的热爱。”父亲用行动告诉女儿什么叫执着。她也从母亲郭荣身上看到了默默支持。“铁板浮雕创作过程中,为了保持铁板的平衡,一个人创作时,需要另一个人扶着铁板。母亲就是一直为父亲扶着铁板,默默注视和欣赏着父亲创作的人。”
耳濡目染下,铁板、铁锤成了郭墨涵生活的一部分,她希望自己的未来能与铁板浮雕艺术紧密相连。一开始,父亲并不支持女儿的选择。铁板浮雕作品是用锤子和錾子,在铁板上反复敲打出来的。一幅作品甚至要抡锤几万甚至几十万次,对创作者来说要经历体力与毅力的考验,学习和传承这项技艺必须有勇气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1988年,郭墨涵从广东海洋大学工业设计系毕业,她对父亲说:“对铁板浮雕艺术的热爱已经融入我的血脉中。在内心深处,我是多么希望这门艺术延续的时间更长一点。为此,让我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父亲终于让女儿走上和铁板打交道的道路,郭墨涵从此跟随父亲系统地学习铁板浮雕艺术。
女儿复刻了父亲的人生
创作用的铁板很坚硬,为了能在上面砸出图案,需要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锤子上。起初,郭墨涵的技艺不熟练,有时候一锤子砸下去,锤子没有落在錾子上,直接砸到了手上,把手砸肿、砸出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郭墨涵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刻苦钻研,探索铁板浮雕艺术的奥秘。对于她来说,青春的印记是日日夜夜叮叮当当敲击铁板的声音,是用心创作的一幅幅作品。她在灯下打铁的身影好像复刻了父亲的人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支撑郭墨涵克服困难进行创作的动力,除了对铁板浮雕艺术的热爱和执著,更多的是对传承的坚守与责任。
梅花香自苦寒来。郭墨涵熟练地掌握了铁板浮雕制作技艺,并加以创新,成为极少数能在铁板上进行浮雕艺术创作的女艺术家。近年来,她创作了很多记录时代的铁板浮雕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入选国家级、省级美术作品大展并获得奖项。作品《雄关漫道》入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13届全军美术作品展”,作品《蛙式儿童椅》荣获国际艺术设计大赛(互艺奖)产品设计组优秀奖。
2022年,郭墨涵被选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火炬手。在完成火炬传递后,她在现场介绍了铁板浮雕技艺和她创作的冬奥会题材作品《超越》。“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梦,那就是有一天能让铁板浮雕走向世界,让更多国家的人看到我们中国的艺术。我希望通过奥运会的窗口将中国最‘坚硬’的艺术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中国艺术家坚韧不拔的品格、看到中国艺术作品的文化力量。”郭墨涵说。
父女携手传承非遗文化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是一所高职院校,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近年来,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举办“中文+职业技能”培训。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学生提供“学中做,做中学”产、教、研结合的实训场所,2018年7月,学校聘请郭海博为客座教授、郭墨涵为专职教师,在环境优美的校园内成立了“郭海博铁板浮雕艺术馆”,并改变以往的传统小班教学模式,让学生走进“大工匠间”,构建“浸润式”文化素质课程体系。父女俩积极发挥铁板浮雕艺术在高校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郭海博铁板浮雕艺术馆”由作品展示区、“郭海博、郭墨涵铁板浮雕大师工作室”和“大学生铁板浮雕传习基地”三个部分组成。作品展示区展示了郭海博的太行风情、西藏风情、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三个系列作品,也展示了郭墨涵的作品《一马当先》《胜利的喜悦》等。郭墨涵的母亲郭荣也和丈夫、女儿一起去工作室,除了扶铁板,还从事很多辅助工作。
郭墨涵开设了“工美匠心—铁板浮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等公开课与选修课,建立了学生“非遗联盟”社团,每月定期开展非遗专题实践活动。活动辐射带动周边10所小学、社区开展非遗进校园铁板浮雕艺术宣传公益活动。
郭墨涵在校内开设了非遗助学工坊,开展“非遗+助学”项目,带领“非遗联盟社团”学生开展爱心公益捐助活动,对青海玉树的家庭进行精准帮扶,让偏远山区的儿童感受来自远方的温暖。
郭海博和郭墨涵悉心指导学生创作作品,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创造佳绩。郭墨涵指导孟加拉国留学生创作的铁板浮雕作品《变形牛头》获得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郭海博和郭墨涵指导学生参加第二届河北省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荣获多个一等奖,并获得教师组一等奖。
郭墨涵撰写的《郭氏铁板浮雕制作技法》《华夏一绝——中国金属錾刻铁板浮雕艺术与高校融合》《以传统文化美德铸匠人精神底色——以郭海博郭墨涵铁板浮雕大师工作室为例》等作品,荣获教育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入选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征集中华传统美德典型案例”。
经过多年建设,“郭海博铁板浮雕艺术馆”已成为最具铁板浮雕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高校联谊艺术交流示范点,成为校内外交流展示的平台窗口,为培养新时代匠人注入了力量。如今,越来越多的来自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等国家以及欧洲、美洲的留学生和游学师生,前往这里参观学习、近距离体验铁板浮雕制作技艺的魅力。“郭海博铁板浮雕艺术馆”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承基地”。
郭墨涵和家人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脉,挖掘城市人文精神·讲好河北故事”活动为主线,在校外的“郭海博文化名家工作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举办“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系列公益活动、“文化消夏,乐享暑假”文化实践系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023年,郭墨涵和家人与当地团委、残联等组织共同举办了走进郭海博名家工作室“小橘灯”助残接力志愿服务活动,与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组织“茁壮成长向未来”走进铁板浮雕艺术圆梦活动,帮助残障儿童、孤儿以及特殊家庭的孩子走出家门,感受五彩的世界。“在活动中,当看到孩子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时,我的内心感到无比自豪。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要把爱和温暖奉献给更多需要的人。”郭墨涵说。
父亲郭海博是开创了“郭氏铁板浮雕艺术”之一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女儿郭墨涵是“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父女两代人不断从生活中获取灵感,携手并进。而郭墨涵的母亲郭荣30多年来始终给予丈夫和女儿坚定有力的支持。
一家人以铁锤做笔,以铁板做纸,打造出一幅幅生动的铁板浮雕作品,表达着中国人的朴素情感和人生理想。
文:解琳
图:受访者
【责任编辑: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