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的一次招考,让项秀和央金从偏远的山村来到青海省西宁市,双双成为当时的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工作者。如今生活在栽满鲜花和绿植的美丽庭院里,夫妇俩感叹道:“我们幸福的生活,就像这花儿一样美!”他们教育孩子们,无论走了多远,都不要忘记根在家乡。
 |
项秀家庭全家福照片 |
家风和美,致敬伟大新时代
项秀和央金的老家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镇直岗拉卡村,村庄毗邻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家里花香四溢,央金一边浇水,一边介绍说 :“黄河边气候湿润,村里最适合种花。”
早在2021年,项秀家庭就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项秀曾说:“一个家庭和美幸福的风气,就是致敬这个伟大新时代的最高礼节。”央金常常告诉孩子们,要对自然怀抱敬畏之心 ;她希望家庭中年轻的后辈们能够继承“勤俭持家、与人为善”的质朴家风。
项秀表示,“尊老爱幼、团结互助、敬畏自然”是他们的大家庭从祖辈传承下来的家训,也是家人们长久以来秉持的传统美德。“我们特别注重教育孩子们知‘感恩’、表‘谦逊’。一个幸福和美的家庭,不仅要关注家庭里每一位个体的幸福,还要将小家庭的幸福融入时代发展的大背景里,承担家庭的社会责任。我们要懂得回馈社会,把善意传递下去。”项秀说道。
 |
项秀和央金 |
让藏区儿童与广阔世界相连
从业四十余载,项秀一直担任时政类专题片的播音工作,积极投身党的民族政策宣介和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工作,8次荣获国家级奖项。
央金本名羊见措,曾任青海广播电视台藏语广播副总监。为了让藏区的老百姓能够听懂广播、看懂电视,她和丈夫项秀一起努力,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民族语播音方法。在担任播音科室科长期间,央金与单位的全体同志共同努力,在青海藏语广播开办了全国第一个藏语广播少儿节目《少儿乐园》,让藏区的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受科学、系统的启蒙教育。央金参与录制了长达260集的幼儿启蒙教育教程,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央金认为,《少儿乐园》开播对促进藏区儿童健康成长具有深远意义,因为“节目让孩子们从小用母语 (藏语)学习科学知识,接受启蒙教育,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力量。”在她看来,《少儿乐园》不仅是一个广播节目,更像是一座桥梁,可以连接起藏区儿童与更广阔的世界,从而有助于培养既懂得现代知识又珍视传统文化的下一代。
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央金曾采访过一个牧区的小女孩。通过收听广播节目,女孩学会了基础卫生知识。还有一位父亲专程来到青海广播电视台,感谢央金和她的同事们。那位父亲说,收听节目让他的孩子学会了讲卫生、讲环保。“诸如此类来自听众的反馈,让我深刻体会到广播节目的力量和其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央金感慨道。
 |
项秀、央金夫妇与儿媳一起主持节目。 |
投身环保,建设美丽家乡
2015年,项秀和央金在家乡成立了民间公益组织——玛德贡瓦生态环保协会。他们组织直岗拉卡村的老乡捡拾并清运黄河岸边的垃圾,产生的费用由项秀全家以及热爱环保志愿工作的亲戚朋友共同承担。
一家人近10年的坚持,换来了村民们不断增强的环保意识。如今的直岗拉卡村美丽整洁,母亲河黄河两岸清秀,河水清澈见底。随着慕名前来游览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的人越来越多,项秀和央金鼓励村里的老乡们办起农家乐,走上增收致富路,使得绿水青山变成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
参与环保活动和生态治理,已然成为项秀家庭的一项重要日程。项秀回顾最近两年,他和妻子、孩子们到直岗拉卡村参加环保活动的情景。去年夏天,他们和村民一起植树造林,在村庄周边的荒地上种了100多棵树。项秀说 :“孩子们一开始主要帮助分发工具,后来他们主动参与栽种的每一个环节,这让我非常感动。”
央金补充道 :“还有一次,我们全家人参与了垃圾分类培训,并在村里开展了垃圾清理活动。我们的孙女亲手捡拾塑料袋和瓶子,回来后对我说,‘奶奶,以后我们家也要少用塑料袋。’这样的经历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也让我们感受到家庭成员齐心协力带来的温暖和意义。”
全家人投身公益活动,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也为家风注入“社会责任感”这一重要内涵。项秀和央金相信,家庭和社会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家庭成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才能传递更多正能量。“家以和为美,家以和为贵”,他们期望自己的家庭安康纯美,也祝愿全社会的家庭都能和美顺遂。
 |
项秀家庭与志愿者一起种树。 |
文:叶珊
图:受访者
【责任编辑: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