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刘羲檬多年如一日地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百行德为首,百善孝为先”的美德。刘羲檬家庭被当地妇联组织推选为“黑龙江省最美家庭”,以此鼓励更多家庭,让孝亲敬老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滋养人们的心灵。母女俩面对困难选择坚强和乐观地生活,用行动带给更多人启示:只要一直往前走,就能看见光。
命运奖励的小红花
1972年出生的王艳春,高中毕业后在家乡黑龙江省大庆市的一所小学担任教师。批改作业时,她的字洒脱轻盈,还会在本子角落上画个小太阳。孩子们常围在她身边说:“老师写的字像会跳舞。”她喜爱临摹王羲之的字帖,喜欢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纸上的感觉。那时候,她的生活如阳光般灿烂。
2001年春天,王艳春的女儿出生了,她给女儿起名“羲檬”。在她看来,“羲”代表会跳舞的字,也象征着人生所有的轻盈美好。
孩子出生后不久,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王艳春病情加重,肿胀、僵硬的关节使她起床、穿衣、行走等日常活动都变得困难,后来生活也不能自理了。黑龙江的冬天特别冷,让生活雪上加霜的是,她的丈夫因为对生活失去信心而离开了家。
王艳春病情加重时,女儿还没有满月。刘羲檬由小姨照顾到3岁,才回到妈妈身边。亲戚、邻居也都为这对母女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一开始,是亲戚早晨过来做好一天的饭,我在旁边看着,到了饭点就倒回锅里热一热。”刘羲檬说。
在刘羲檬的记忆中,她在头和灶台齐平时,就能踩在几块砖头上,听着妈妈的指挥做饭菜了。刚学炒菜时,刘羲檬会高喊着问躺在床上的妈妈下一步该做什么,在拿不准饭菜是不是熟透时,还会把锅从灶台上端到床边给妈妈看,再端回厨房继续炒。有一次,年幼的刘羲檬把带着冰碴的豆包放进了油锅里,油点子噼里啪啦溅出来,溅到了她的脸上,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两个小坑。
“两个小坑,像是命运给你的小红花,奖励你撑起了咱们的家。”妈妈说。
西红柿炒鸡蛋、炒土豆丝……幼小的刘羲檬学会了炒菜做饭。早点起床,准备早饭,照顾妈妈洗漱、吃饭,再把午饭装在保温饭盒里,摆在床边妈妈伸手能够到的椅子上,之后坐公交车赶去上学,晚上一放学就赶回家,一边做饭、喂饭、收拾,一边给妈妈讲自己在学校经历的各种事。有时候,她和妈妈一起看电视,最常看的是中医类节目。节目里,医生讲按摩穴位,她就学着医生的样子,轻轻地帮妈妈按摩……这是刘羲檬多年来生活的日常。
记忆中温暖的紫色
很多人向刘羲檬家庭伸出了温暖的手。
政府部门为她们安排了廉租房,刘羲檬和妈妈搬进了温暖的楼房。刘羲檬读书期间,获得了学校和公益资金的帮助。
在刘羲檬童年记忆中有一抹温暖的紫色,那是一件紫色的羽绒服,是她读小学二年级时,班主任李敏老师送给她的。老师还特意买了大些的尺码,刘羲檬穿了好几年。在她的心里,那件衣服是那么轻柔、温暖,她从此喜欢上了紫色。
小学时,李敏老师常向同学们夸奖刘羲檬会做很多家务,让她成为同学们眼中的“小能手”。初中时,李志军老师给她写下评语:“你是那么乐 观、阳光,你是令人佩服的孩子……”高中时,李海燕老师在她因为着急回家而崴伤了脚的时候,给她买药、打饭……在许多老师的支持鼓励下,刘羲檬从没有因为自己的境遇而感到自卑。
2016年,刘羲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肇源县第一中学。2018年升入高三后,学校为她免去了试卷等资料费用。“那时我的食堂饭卡里每月都会多出500元,一直持续到高考结束。后来我才知道,一直默默帮助我的是学校食堂的王老师。”
刘羲檬读高中后开始上晚自习了。她不放心独自在家的妈妈,就在晚自习课间给妈妈打电话。在读高三的一个晚上,她给妈妈打了好几次电话一直没人接,赶回家后才知道是妈妈突然犯病了,邻居阿姨及时发现,把她妈妈送到了医院。
“回望成长的岁月里,我遇到的所有老师,都在保护我、温暖我,是他们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我想做他们那样的老师,给更多有需要的人传递温暖,播撒爱和希望的种子。”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刘羲檬选择了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
“我去上大学,妈妈怎么办?”刘羲檬慎重思考后决定带着妈妈去读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领导和老师得知刘羲檬的家庭情况后,帮助她办理助学贷款、租房子,还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
“学校像温暖的家。学校食堂的一位姐姐知道我家的情况后,让我去她那里兼职工作,每天回家的时候都让我带两份饭菜回家跟妈妈一起吃。”刘羲檬说。
入学后不久,刘羲檬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过往的生活中,我见到过戴着党徽的叔叔阿姨一次次向我们伸出援手,帮我们渡过难关。我立志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回报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2021年3月,她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大学期间,刘羲檬综合测评成绩名列全系第一。她还担任了班级团支部书记、校学生会委员、学工处易班工作站站长、校团委兼职团干部。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辅导员史许福老师说,刘羲檬吃了不少苦,也付出了很多努力,现在几乎所有困难在她面前都仿佛不再是困难,她都有办法解决。而她的乐观也影响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他们更成熟,也更关心家人了。
做“童心港湾”的陪伴者
2023年大学本科毕业,刘羲檬参加了哈尔滨师范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暨第四届黑龙江省青年志愿者助力兴边富民计划大学生支教团,前往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支教。她也收到了第二封录取通知书,继续攻读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每当我和我妈妈遇到困难,党和政府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好心人都会为我们送来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未来,我也将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刘羲檬说。这一次,她还是带上了妈妈。鸡东县委和县政府为刘羲檬提供了住房,帮助她解决了后顾之忧。
在鸡东县支教期间,刘羲檬成为了高一学年特长班的副班主任。班里有一名学生因为月考成绩不理想,对学习没有信心。刘羲檬把自己的成长故事讲给他听,分享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
“我告诉他,以后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随时找我。我愿意帮助学校里更多像他一样遇到困难的学生。我还想用我的经历告诉他们:虽然命运给了我们一个糟糕的剧本,我们却可以活成最好的角色。”
在支教期间,刘羲檬还参与了“童心港湾”公益项目。“童心港湾”是共青团组织在乡村开展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项目。一些孩子在“童心港湾”得到了照顾和陪伴。
“第一次见面,孩子们害羞地躲在后面,再探出头来看我,我好像看见了年幼的自己,不自觉地去抱抱他们。”刘羲檬陪着孩子们做手工、剪纸、贴画。一名小男孩把自己最满意的小鸭子图画偷偷贴在了她的手机上,却什么也没有说。
“我想尽量挤出时间去陪伴孩子们。我希望陪伴能帮助孩子们驱走内心的孤独,让他们感受到曾经感动我的那份爱,相信爱会化作温暖的阳光,照耀如幼苗一样的他们。”
刘羲檬被评选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当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黑龙江省妇女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她还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代表道德模范群体向全国人民拜年。
面对荣誉,刘羲檬说:“20多年很漫长,我和妈妈步履蹒跚地走了过来。我从一个懵懂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大学生,未来还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一路走来,是那些不断伸出援手的热心人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获得这些荣誉是鼓励,也是鞭策,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要担当起时代责任,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倾注在家乡这片大地上。”
为彼此撑起一片天
“孩子,妈妈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却没有给你美好的生活,还给你增加了负担……遇到困难时,你怕我担心,都是自己一个人扛着。妈妈要感谢你,因为有你,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妈妈说。
“妈妈,我知道你有时候会很疼,但我从没有看到你因为疼痛而哭泣的样子。你用行动告诉我:真正的强者,不是流泪的人,而是含泪奔跑的人。你告诉我要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还要尽最大努力回报社会。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一直陪伴在你的身边。”女儿说。
刘羲檬和妈妈一起面对困难,选择了坚强和乐观,也带给更多人启示:无论前方的路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照亮前行的路,就能带来力量和希望。
文:解琳
图:受访者
【责任编辑:滕歌】